曾凭借《战狼》系列、《长津湖》等作品在影坛大放异彩,被观众视作品质保障的吴京,这次怕是要在厕所里哭晕了。由他担任出品人的电影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仅 6 天,票房就定格在了 26.8 万,这一成绩简直低到谷底,惨淡收场,影片也不得不宣布撤档。这和他曾经主演的《战狼 2》创下的 56 亿票房相比,差距简直大得惊人。曾经的票房神话缔造者,这次怎么就折戟沉沙了呢?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。
观众对吴京出品的电影,早已形成了一种心理预期,那就是高质量、高燃、震撼。可这次的《再见,坏蛋》却完全打破了这种预期,它是一部温情喜剧片,主打平凡人的善良与温情,风格上的巨大转变,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。大家冲着吴京的名头走进影院,本想着能看到一场热血沸腾的视听盛宴,结果却发现是一部温情脉脉的生活小品,这种期待落空的感觉,无疑会让观众对影片产生抵触情绪 。就好比你满心欢喜地去吃大餐,结果上桌的却是一碗清汤寡水的面条,你能满意吗?
再看影片本身,题材和叙事毫无新意,简直是 “老掉牙”。“帮助生病小孩圆梦” 这种剧情,在过往的影视剧中反复出现,观众早就看得审美疲劳了。《再见,坏蛋》以武汉老巷的烟火气为背景,试图包裹 “死亡教育” 的内核,立意本不算差,可叙事上却漏洞百出。部分情节拖沓冗长,节奏慢得让人昏昏欲睡,还为了制造泪点强行加入矫情的台词,显得特别生硬。而且,影片想用荒诞喜剧来调和沉重主题,结果却弄巧成拙,让影片成了不伦不类的 “四不像”,既没有喜剧的轻松诙谐,也没能把温情和深刻的主题展现到位,两头都不讨好。这样的电影,观众看了怎么会买账呢?
宣传推广方面,《再见,坏蛋》也做得一塌糊涂。既没有举办盛大的首映礼来吸引眼球,也没有大规模开展路演活动,让影片和观众近距离接触。线上营销更是毫无水花,微博话题阅读量不足千万,在短视频平台的曝光量和同期大片相比,连 1% 都不到。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,电影要是不能在宣传上做到铺天盖地、精准定位,根本就无法引起观众的注意,很多观众甚至都不知道这部电影上映了,等到知道时,影片都已经撤档了,这宣传简直失败透顶。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,不宣传,谁知道你这酒好不好喝呢?
演员阵容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短板。主演陈明昊和陶慧虽然都是实力派演员,演技没得说,可在电影市场里,他们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相对薄弱,和那些流量明星相比,很难仅凭名字就吸引大量观众走进影院。在同期上映的电影里,有成龙的《捕风捉影》,成龙那可是国际巨星,号召力超强;还有刘昊然和张译主演的《南京照相馆》,刘昊然的粉丝众多,张译又是公认的演技派,号召力也不容小觑。《再见,坏蛋》的主演阵容和这些影片一比,竞争力明显不足,观众自然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明星主演的电影 。你想想,去超市买东西,你是愿意买一个没听说过的牌子,还是买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呢?
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时正值暑期档尾声,市场上大片云集,竞争异常激烈。成龙的《捕风捉影》、动画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、刘昊然和张译主演的《南京照相馆》等影片,凭借前期积累的口碑、庞大的宣传攻势以及粉丝基础,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和影院的排片资源。《再见,坏蛋》的排片场次不仅少得可怜,还大多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,比如早上或深夜,这让很多观众根本没时间去看,自然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。在这场激烈的票房大战中,《再见,坏蛋》就像一个瘦弱的小兵,根本挤不进主战场,只能在角落里默默吃灰。
吴京近期陷入的一些负面消息,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影片的表现。他被批 “万物皆可爱国营销”,私下使用苹果手机的行为和代言国产手机的爱国形象不符,这种形象上的割裂,消耗了观众对他的信任,引发了部分观众的逆反心理。还有他过往在综艺中 “女人该带孩子” 等言论被重新翻出,被指不尊重女性,这使得女性观众对其作品的好感度下降。本次影片女性观众差评占比高达 72%,购票占比仅 23%,远低于其过往作品,足以看出这些负面舆论对影片的影响。明星的形象一旦受损,就像房子的地基动摇了,作品的口碑和票房也难免会受到牵连。
《再见,坏蛋》的惨败,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。电影想要成功,光有知名出品人远远不够,还得在题材创新、叙事节奏、宣传推广、演员阵容以及契合市场需求等多方面下足功夫,否则,就算是金字招牌,也照样会砸在手里。希望电影人们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,用心打磨出更多让观众满意的好作品。毕竟,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只有真正用心的电影,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,收获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