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有深度的娱乐资讯—zizi娱乐

《长安的荔枝》:一颗 “盛唐鲜荔” 的遗憾,在期待与落差间落地

2025-09-02
        当《长安的荔枝》带着马伯庸 IP 的光环、雷佳音岳云鹏的阵容登陆央视八套时,不少观众曾期待它能延续《藏海传》的古装剧热度。毕竟前者刚以 25.32 亿播放量领跑上半年市场,同是精致服化道、恢弘场景的配置,本应形成 “无缝衔接” 的观剧体验。可现实却走向另一个方向 —— 首播收视跻身央视八套年度末位,云合占比 3.7%,次日收视再陷低谷,反倒是已超点结束的《藏海传》凭 “同行衬托” 实现播放量逆跌,这份反差,恰是这部剧从期待到失落的真实注脚。

        剧集的困境,首先藏在篇幅扩展中的叙事平衡难题里。七万字的原著小说,本是聚焦李善德 “千里送荔枝” 的紧凑故事,却被拉伸为 35 集的长剧。为填补篇幅,主创新增了岳云鹏饰演的小舅子郑平安线,让朝堂斗争与荔枝运输双线并行。马伯庸曾表示改编是为 “让人物血肉生长”,可实际呈现中,郑平安的权谋线却渐渐喧宾夺主 —— 从伪造身份潜入岭南,到卷入左相右相之争,支线的繁杂让主线 “运荔枝” 的紧张感不断稀释。更让原著粉惋惜的是,小说里支撑李善德的妻子锦娘被改写为早逝,原本 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 的生活底色变成苦情鳏夫带娃,既削弱了人物奋斗的情感支撑,也让新增的感情线显得刻意,最终落得 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” 的松散感。

        这种改编困境,并非马伯庸 IP 首次遭遇。从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节奏争议,到《风起陇西》的受众门槛,他的作品向来以 “历史小切口 + 现代共鸣” 见长,可当这些特质被搬上荧屏,往往面临 “脑洞难落地” 的问题。《长安的荔枝》原著中,李善德的 “社畜逆袭” 与 “士人悲悯” 本是核心,剧版却在商业化改编中模糊了这份内核:一边用大量镜头展现何有光的斗鸡爱好,特效华丽却与主线无关;一边将李善德的 “窝囊” 简化为表面姿态,忽略了他在绝境中坚守的韧性。当历史细节的考究(如数控机床式的运输规划)被淹没在支线里,所谓的 “高级感” 便只剩空壳,徒留 “假大空” 的观感。

 

        雷佳音的表演,更让这份遗憾添了几分复杂。他曾凭《我的前半生》《人世间》里的 “窝囊角色” 打动观众,本应与李善德的气质契合。可剧中的他,似乎陷入了 “公式化演绎” 的桎梏 —— 刻意放大的局促神态、略显油滑的台词处理,让 “窝囊” 少了原著里的隐忍与无奈,多了几分浮于表面的油腻。尤其当其他角色用文言文对白营造古风时,他突然切换的白话文风格,更显跳戏。再加上与岳云鹏、郭涛三位身形相近的演员同框,高饱和的岭南色调映衬下,难免让观众产生 “视觉疲劳”,对比《藏海传》里邢岷山的昆曲雅致、肖战的清爽形象,这份落差更显突出。

        如今再看《长安的荔枝》,它并非毫无亮点 —— 曹盾导演对盛唐市井的还原、对运输细节的考据,仍能瞥见主创的用心。只是在 “流量逻辑” 与 “内容本质” 的拉扯中,它终究没能平衡好。就像那颗穿越千里的荔枝,本该保鲜的 “初心”(原著的紧凑与共鸣),在不断添加的 “辅料”(支线、噱头)中失了本味。或许,当古装剧不再执着于 “大 IP + 长篇幅” 的安全牌,而是回归故事本身,才能真正留住观众 —— 毕竟,比起华丽的包装,大家更想尝一口 “荔枝” 本该有的清甜。

 

最新文章

北美票房遇冷!阿伦诺夫斯基新片《偷天盗日》口碑好却没人看,老片反而逆袭

影视

 

阅读11337

9 月 5 日必看!俄罗斯电影《血色牢笼》揭露法西斯罪行,看完让人揪心又热血

影视

 

阅读12559

《关于约会的一切》预售开启!《完美陌生人》导演再出王炸,太懂约会那点事了

影视

 

阅读19182

2025 暑期剧集市场仅 “及格”!《生万物》撑场面,现实题材成新希望

影视

 

阅读10974

《献鱼》大结局把书粉气炸!魔改剧情加戏反派,编剧你可太会毁 IP 了

影视

 

阅读18764

冀ICP备202511324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