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有深度的娱乐资讯—zizi娱乐

《归队》:于细微处见人性,让抗战叙事照进人心

2025-09-02
          在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下,《归队》却以独特的叙事视角脱颖而出 —— 它不执着于宏大的战争场面,而是将镜头对准抗联战士归队路上的 “小人物”,用细腻的笔触剖开人性肌理,让 70 多年前的抗战故事,在真实与共情中直抵观众内心。

          这部剧最动人的地方,在于打破了抗日题材中人物 “脸谱化” 的桎梏。剧中每一个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符号,而是带着烟火气的鲜活个体:看似憨厚的福庆,在生死关头也会藏着几分小心思;一心归队的高云虎,也会因与大阔枝的爱情陷入两难。他们有恐惧,会软弱,也存私心,却在最终的抉择里,守住了内心的坚守。这种对 “不完美英雄” 的刻画,没有削弱抗联战士的精神光芒,反而让观众觉得 “他们就像身边的人”,更容易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,与他们的挣扎和抉择产生深度共鸣。

 

          更难得的是,《归队》对 “反派” 的塑造同样摆脱了单一的 “恶”。参帮里的二宝子为生存背叛,金把头为利益草菅人命,他们的恶行固然可憎,但编剧没有简单地将其归为 “坏人”,而是透过这些行为,折射出乱世对人性的扭曲 —— 在食不果腹、朝不保夕的年代,求生的本能有时会压过道义的底线。即便如土匪小白马,也会在救助兰花时流露善意,这种 “恶中有善” 的复杂性,让故事跳出了 “非善即恶” 的叙事窠臼,多了几分对时代与人性的深度思考。

          “八棵松之约” 的设定,更是为剧作注入了精神内核。它不仅是串联剧情的线索,更像一盏照亮归队路的灯:无论战士们走散多远,遭遇多少磨难,总有一个地方在等待,总有一群战友在期盼。这份 “生死不离” 的情义,恰是抗联精神的缩影 —— 不是口号式的呐喊,而是藏在 “等你归队” 的约定里,藏在彼此扶持的细节中。当角色们为了这个约定跨越险阻,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段归队历程,更是一种在绝境中不屈的坚韧,一种为信仰甘愿牺牲的勇气。

 

          《归队》的成功,离不开主创团队对题材的敬畏与对观众的诚意。剧中没有刻意煽情的桥段,也没有悬浮的剧情设计,每一个细节都透着真实:战士们冻得发紫的指尖,粗粝饭食里的野菜,对话中带着地域特色的方言…… 这些细微之处的打磨,让故事有了质感,也让观众感受到创作的温度。在当下追求流量的浮躁影视环境中,《归队》用品质证明,好作品从不缺关注 —— 当一部剧真正用心刻画人物、用情讲述故事,自然会赢得观众的认可,所谓 “好剧自带流量”,不过是诚意与品质的必然结果。

          如今《归队》仅放出四集,后续的故事已让人充满期待。它不仅为抗日剧树立了新的创作标杆,更让我们看到:抗战题材的叙事,不必局限于炮火硝烟,聚焦小人物的命运,深挖人性的褶皱,同样能拍出时代的高度,传承不朽的精神。当我们跟着剧中角色的脚步,在归队路上感受他们的挣扎与坚守,也仿佛与那段峥嵘岁月产生了更深的联结 —— 这或许就是《归队》最珍贵的价值。

 

最新文章

北美票房遇冷!阿伦诺夫斯基新片《偷天盗日》口碑好却没人看,老片反而逆袭

影视

 

阅读12302

9 月 5 日必看!俄罗斯电影《血色牢笼》揭露法西斯罪行,看完让人揪心又热血

影视

 

阅读12114

《关于约会的一切》预售开启!《完美陌生人》导演再出王炸,太懂约会那点事了

影视

 

阅读11359

2025 暑期剧集市场仅 “及格”!《生万物》撑场面,现实题材成新希望

影视

 

阅读19262

《献鱼》大结局把书粉气炸!魔改剧情加戏反派,编剧你可太会毁 IP 了

影视

 

阅读12306

冀ICP备202511324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