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花儿与少年》系列就像综艺圈的“常青树”,每一季开播都能掀起一波讨论,刚播的《花少7》更是直接把热度拉满——收视率飙到8.2,在同期综艺里一骑绝尘。本来是旅行+美食的快乐组合,结果嘉宾表现却两极分化,陈数因为“无梗、无趣还端着”被观众吐槽“别再来了”,而那英反倒凭着接地气的表现圈了一波粉,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。
先说说这季为啥能火。节目组是真下功夫了,不仅选了超有看点的旅行地,还把美食和旅行结合得死死的,镜头里的风景馋人,嘉宾做的饭更馋人,说是“视觉和味觉双重盛宴”一点不夸张。嘉宾阵容也够豪华,陈数、那英、李宇春、蔡依林,光这几位名字放出来,就足够让观众点开视频了。可没想到,节目播着播着,焦点全落到陈数和那英的对比上了。
陈数在剧里是公认的“气质女神”,演技好、颜值高,本以为她上综艺能圈更多粉,结果反而招了不少争议。最让观众不舒服的是她“太自我”——做饭的时候,不管别人提啥建议,她都不听,一门心思按自己的想法来。比如有嘉宾说“少放点盐,有人口味淡”,她嘴上应着,手里的盐勺一点没少放;还有次大家想一起动手包饺子,她直接把面团抢过去,说“你们包得慢,我来就行”,搞得其他人站在旁边特尴尬。
更有人吐槽她“端着”,一点不接地气。在民宿住的时候,她总说自己“身体弱,干不了重活”,搬行李要别人帮,连桌子上有只苍蝇,都要喊另一张桌子的嘉宾过来赶,自己动都不动。有观众在评论区怼得特别直接:“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啊!别人也累,凭啥总伺候你?”还有人说她“只懂索取情绪价值”,遇到事儿就皱着眉说“我不行”,别人帮完她,连句真心的谢谢都没有,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。
反观那英,简直是“综艺清流”。她本来就是直来直去的性子,上了节目一点不装。做饭的时候,她会主动问大家“想吃辣的还是清淡的”,有人不会切菜,她还手把手教;搬东西的时候,明明自己也不算年轻,却撸起袖子就干,还笑着说“这点活儿不算啥,别都让小孩扛”。
最圈粉的是她处理和陈数矛盾的方式。之前因为做饭的事儿,两人气氛挺僵,那英没揪着事儿不放,第二天早上主动找陈数聊天,还说“昨天我说话也有点急,别往心里去,咱们一起做顿早饭呗”。这话一出口,不仅化解了尴尬,还让节目氛围缓和了不少。观众都说:“那英这格局,比陈数大太多了!”
其实《花少》这类旅行真人秀,看的就是嘉宾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。陈数的问题不在于“做得不好”,而在于太把自己当“主角”,忘了综艺讲究的是“接地气”和“互相包容”。反观那英,不管是帮别人搭把手,还是主动化解矛盾,都透着一股“实在劲儿”,这才是观众想看到的嘉宾状态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季整体氛围还算和谐。节目组安排的游戏环节挺有意思,比如大家一起玩“你画我猜”,李宇春画的“火锅”被蔡依林认成“外星人”,笑得所有人直不起腰;还有次大家一起去菜市场买菜,那英跟小贩砍价的样子,像极了过年回家的长辈,特别有生活气。这些小细节,都让节目多了不少温度。
《花少7》能火,靠的不只是明星阵容,更是“真实”——真实的互动,真实的矛盾,还有真实的温暖。希望下季节目组选嘉宾的时候,能多考虑考虑“适配度”,别再找那种“端着放不开”的嘉宾了。也希望陈数能好好看看观众的反馈,下次上综艺别再只顾着自己,多听听别人的想法,毕竟综艺不是“个人秀”,互相包容才能让节目更好看。
这季《花少》还是值得一看的,尤其是那英的表现,能让人笑也能让人觉得暖。要是能忽略陈数那些让人不舒服的瞬间,跟着嘉宾们一起看风景、吃美食,还挺解压的。不知道你们看了没?觉得陈数和那英,谁的表现更让你喜欢?